(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新来衰态见,书懒读,镜休看。笑量窄才慳,卷无警策,杯有留残。思量减些年甲,怎奈何、须与鬓难瞒。假使诏催上道,不如敕放还山。
数年前乞挂衣冠。耄矣尚盘桓。且行歌拾穗,未应天上,解胜人间。仙家更无理会,至今传、都厕处刘安。莫怪是翁矍铄,止缘老子痴顽。
昔年我登柱史堂,古松画障何昂藏。樛枝从容豸角劲,霜皮错落龙鳞苍。
不知墨干凡几尺,气势直欲凌云长。移床盘桓坐其下,六月不热回清凉。
毕宏韦偃骨已朽,乃有周老传芬芳。祇疑画手太奇崛,人间无此真栋梁。
昨经南湘湘水曲,夹道万株俱突兀。根老居人忘岁年,阴深过客逃炎燠。
郡斋正当苍翠中,三岁捲帘看不足。鹳鹤秋栖不敢定,猿猱夜度愁还哭。
有时枕书相对眠,宛在君家画图宿。君今作牧向东鲁,泰山大夫更奇古。
我诗恐未尽君意,请君自作乔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