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南鬓星霜,两脚风尘,老矣吾生。记燕山晓别,雪中驱马,秦淮夜泊,月下闻筝。
独雁辞秋,孤灯听雨,身在江湖轻利名。从今算,又十年心事,屈指堪惊。
天开五十昌龄。人道是、南方一寿星。向虹桥影下,应期乌鹊,冰丝弹处,访旧湘灵。
税地栽花,解貂当酒,此去情怀尚可能。明年也,盼梨花消息,岭表归程。
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