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冻。岚气如波欲动。谁把春寒轻剪送。压帘帘骨重。
花影红沈窗缝。菭色绿浮篱空。香怕烧多金鸭痛。碧纱烟入梦。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冬雷知不密,地震复如何。海角晴明少,客心忧虑多。
白鸥欺浪舞,黄鸟挟春歌。幸有故人酒,门深掩薜萝。
夜严风色冽,开门恍奇绝。谁将连日雨,幻此琼玉屑。
林深竹初折,涧浅冰复结。望久忽烟销,山明见松雪。
四百南朝寺,犹余高座名。桫椤花落处,满院碧苔生。
石径分茶社,云峰閟磬声。上方无客到,趺坐豁羁情。
樱桃小火鸭炉温,帘影条条落水痕。楼下月明楼上语,人生能得几黄昏。
茅堂近曲冈,门巷草莱长。病力晨春怯,诗情午睡妨。
相过皆故友,忘却在他乡。炎夏愁卑湿,时时理药囊。
隔岸闻风处,清晨嗅露房。花因閒弄久,衣有带来香。
试摘枝头白,还拈叶底黄。恍如玉皇吏,来自锦窠郎。
袖比朝方罢,心因恼欲狂。谢安休掩鼻,非佩紫罗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