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结客而今倦,飘零少年裘马。曲唱黄骢,尊倾绿蚁,曾醉汉家丰霸。
头颅可借。感前辈荆高,与人宗社。流落江南,酒徒肝胆向谁写。
鱄离侠同疆冶。怪姑苏儿女,空剩柔雅。泪洒春红,真娘墓上,蝶粉斜阳一把。
君原健者。怎燕筑吴箫,两般都哑。莫把雄心,对他莺燕话。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云阁崇先重,霜柑荐瑞新。临观纡法从,趋召独邻臣。
虹实开天意,重荣浃上人。不随淮枳变,自比禹包珍。
庙献宸心格,亲颁圣宠均。从兹魁众果,仙府占长春。
山中长夏苦淫雨,暂尔出门还不能。
九天驭日力已竭,两地看云愁倍增。
怜君畏途久作客,笑我净土常依僧。
相思倚柱发清笑,旁人不解谷空应。
雨花台上叩云关,满掬台前石子斑。一笑归应誇稚子,袖中笼得秣陵山。
已叹漳滨卧,何言驻隙难。异才伤促短,诸友哭门阑。
古道松声暮,荒阡草色寒。延陵今葬子,空使鲁人观。
惠崇桃坞鹅鸭,春老不画风烟。
看取团团璧月,中吞万里江天。
湿云低似幕,永日坐如年。风雨方如此,归期愈渺然。
深愁通日夕,远梦共山川。无计怜贫病,亲衰赖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