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一 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

江北好,牧笛杂渔讴。平底橛头船放鸭,高前丸髻笛呼牛。

画出野塘幽。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你喜欢

驱马街中哭送君,灵车碾雪隔城闻。
唯有山僧与樵客,共舁孤榇入幽坟。

眼看鸿雁入冥冥,忽起寻山杖屦轻。不谓莆阳郑夫子,一书犹解问空生。

字摹王内史,诗爱郑都官。石色青书幌,花阴冷画阑。

池鱼一二寸,庭竹两三竿。于此端居好,身閒梦亦安。

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

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

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

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

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

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

云自楚中来,芳辛有余馥。

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

吟余诗思清,如行湘水曲。

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

扊扅炊罢补麻衣,习取禁寒抗老饥。幸自伯鸾无识者,对人不必案齐眉。

鹤背天风堕片言,能苏万古落花魂。

征衫不渍寻常泪,此是平生未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