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一 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

江北好,牧笛杂渔讴。平底橛头船放鸭,高前丸髻笛呼牛。

画出野塘幽。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你喜欢

打贼贼恐怖,看客客喜欢。亦有客是贼,切莫受伊谩。

乐哉贫儿家,无事役心肝。既无贼可打,岂有客须看。

寒水粼粼受晚风,轻舠来往思无穷。何妨也向溪南去,徙倚空林暮蔼中。

子规日日啼,凋吾两鬓毛。

邻家洗翁盎,渐欲见浊醪。

饱闻荆江边,古柳系酒船。

沙头昨夜梦,一笑水浮天。

生别犹疑不再逢,楚天云树隔重重。

愁来读尽荆南稿,风雨空斋掩暮钟。

何处如今更有诗,寒鸦缭乱叶红时。

残云带雨风还急,败柳凋花松不知。

幸有琴书堪作伴,任他霜雪苦相欺。

不然何故狂吟咏,烧竹煎茶夜卧迟。

沈霾几日放春晴,十里芳塍两岸平。黄到菜花青入麦,咏鸿亭下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