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一 舟行淮阳高宝间,即事

江北好,牧笛杂渔讴。平底橛头船放鸭,高前丸髻笛呼牛。

画出野塘幽。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你喜欢

阴老疑龙战,风高怯海飞。枯蓬不自息,归鸟竞相依。

时节惊流水,生涯托墐扉。哀歌向妻子,吾道亦牛衣。

小屋牵萝补,高轩偃盖过。

莎鸡知时已入户,庭草多情犹映阶。何妨拥褐坐阅世,著书不用如齐谐。

春色河阳自满堂,明年豸绣接龙章。南陔孝子无遗恨,昼日康侯并宠光。

林屋晚霞明曳綵,玉山晴翠落飞觞。承恩此去应难计,庭树阶兰日夜长。

不为故人屈,清名日月高。

当时若相汉,不过比元侯。

元侯功易歇,子陵名不灭。

所以想孤风,犹如隔前日。

远碧涵空暮天阔,落日愁人船不发。

多情何处雁西飞,凭寄天涯尺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