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同云被四野,寒气惨悲凉。回风一以定,密雪来飘扬。
时当冬候穷,开岁五日彊。蓬巷无与适,陟此琼台冈。
宾友既追随,儿童亦携将。攀跻得冢顶,徙倚聊彷徨。
俯视千里空,仰看万鹤翔。远迷乱峰翠,近失平林苍。
偃薄莹神骨,咀咽清肝肠。朗咏招隐作,悲吟黄竹章。
古人不可见,来者谁能量。且复记兹日,他年亦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