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阑干入海古台边,珠帘夜飘星。葬红楼金屋,春空笑语,花影如城。
屧廊无人照水,浪卷太湖腥。一阵东风过,都是秋声。
蠡网千丝可借,待招来艳魄,相惜惺惺。看镜中天地,吴越一家青。
浸残霞、燕窗莺户,问何年、舍作白鸥汀。斜阳里、独寻僧去,辇路苔平。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独自行来独自坐,无限世人不识我。惟有城南老树精,分明知道神仙过。
故历将除夜未晨,暖风轻送六霙匀。及时皆喜逢三白,伺晓何妨具五辛。
一箭尚留终在腊,万花潜发欲惊春。藏阄令恶传杯速,欢杀红炉守岁人。
送客短长亭,骊驹那忍听。时光双鬓白,吾道一毡青。
落日心还壮,微风酒易醒。扬雄空老去,谁授太玄经。
才了山斋一箸齑,又寻东老杖青藜。到门倒屣那题凤,为黍张筵陋杀鸡。
小篆氤氲花百和,幽林宫徵鸟双啼。归来记得春风面,岩柏溪桃色笑齐。
东府仓皇别,西河迤逦回。元戎期坐啸,上客入行台。
梦里惠连句,生前张翰杯。龙池清似染,应恨不归来。
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