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出水都新。鱼地蟾天只一云。我料嫦娥居碧海,愁辛。
来觅英皇话夜分。
骚唱更微闻。万古灵均欲返魂。悔把龙宫青玉笛,收存。
吹得潇湘月满身。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清夜人无寐,寒檐月渐西。冻凝镫焰小,冷压柝声低。
撰栗煨余火,翻书检旧题。数篇钞未了,邻舍已鸡啼。
重阳还近秋光好,银屏翠箔凉透。凤髓炉温,鱼轩瑞应,天与冰壶清透。多文在手。更赖玉腰肢,唾花衫袖。旧约梅仙,为来人世作珍偶。虚堂帘半卷,化工何限意,妆点时昼。裛真香葵倾劝盏,都把芳心为寿。当歌对酒。愿绿发朱颜,镇长依旧。宝箓名高,已书千岁久。
鲜鲜毛羽耀朝辉,红粉墙头绿树枝。
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
水漫长桥深复深,寺门花密柳阴阴。
寻余只在莺声里,不听莺声何处寻。
天上葡萄种,新从大宛来。春风万余里,夜月一衔杯。
毒海探骊手,长城倚马才。明朝看日出,故国有蓬莱。
凤诰霞章辉白发,高堂燕语昼沉沉。坐阅孙曾俱老大,寒灯夜雨昔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