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拖裙,山拥髻,相对夕阳中。暮霞无奈似芙蓉。皮偏向楚天红。
江岸幽,频极目。指点几间茅屋。女儿生小住堤边。
消受绿杨烟。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晓簪茉莉过丁塔,晚带槟榔去卖油。于今脚踏鸾坡路,回首都门曾记不。
林外子规啼,数声窗欲曙。怜妾最伤春,语语催春去。
层楼夜午转西风,眉际新愁刬地浓。怪得当时潘与宋,凄凉尤怯此时逢。
只从元日到人日,便觉新年胜故年。
买酒买符酬旧社,宜蚕宜麦祝新田。
般添和气开花柳,嗺送韶华入管弦。
我本田间饭牛者,偶来解后亦犁然。
晚晴帘底。照幽花瘦影,月痕初霁。坠空阶、几叶梧桐,正绣幕低垂,霜风渐起。
暮景凄凉,又独自、阑干暗倚。对孤灯小阁,闷掩银屏,病思憔悴。
年时俊游谁记。念画楼深处,岑寂罗绮。叹如今、咫尺天涯,便锦字题成,更无人寄。
离绪依依,怕一寸、柔肠难系。忍重问、新愁旧恨,近来消未。
古娄樽酒忆相违,瞬息那知往事非。生死可怜客易别,交游转觉老成稀。
谪仙此日骑鲸去,丁令何年化鹤归。老眼一泓怀旧泪,随风散作雨霏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