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最是敲诗处,春绿琴台。午翠书斋。时听穿云鹤响哀。
今宵便向容园去,梅影横阶。月浸苍苔。梦到山扉已半开。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山行景物总清奇,知费山翁几许诗。
雪急风号联骑日,月明霜净倚阑时。
向来倦客寓中都,解后尝瞻五马车。
未敢匆匆致双鲤,烦君先为问兴居。
古城临水驿,灯火望中微。雨夜孤舟泊,江春远客归。
楚谣多慷慨,汉事惜暌违。指点英雄迹,渔樵漫是非。
翠柳摇窗指嫩条,小鸟呢喃话清朝。虽说王谢乌衣好,不及文章里巷高。
君看两鸿亡所依,江南塞北何所归。一鸿留在淮之湄,一鸿独犯霜露飞。
哀复哀兮将奈何,愿期弟子废蓼莪。先翁经却忧患多,为君半夜成悲歌。
十年湖上结幽期,偏向东林遇远师。未道姓名童子识,
不酬言语上人知。闲花落日滋苔径,细雨和烟著柳枝。
问我别来何所得,解将无事当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