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干一角天西路,乱霞中有人倚。才别焰摩宫,带二分虹气。
玉颜春半醉。怕病酒、年华似水。叠叠红罗,销魂画出,南唐亭子。
低唱暗香词,妆楼远、曾向花前弹泪。吹瘦十年箫,甚东风如此。
山扉和梦闭。更无奈、翠禽啼起。要坚忍,今夜春寒,话绛仙身世。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日出疏林露滴,风生远浦烟消。渔父移舟款款,征人策马萧萧。
风摇红叶下林端,又见长淮九月寒。
诗草未谐唐律吕,菊花如忆晋衣冠。
目穷鹾灶烟初息,梦想亭沙雨未乾。
客宦有缘随处好,不须来作小场官。
客舍逢君日,词人偶并过。露彫三径柳,风落一池荷。
虫响竹间细,蝉声雨后多。忘归从路瞑,清啸满烟萝。
修持功行满,不堕动中尘。
龙象西天邃,杉松卵塔新。
腊高同辈尽,敛薄小师分。
生灭理无二,交深独怆神。
槐阴似尼父,轶轨追前踪。
绝尘非学步,所产夐无双。
今此于越东,钟孕亦鸿庞。
朅来于越西,掌教开群迷。
群迷於今正有赖,肯使玉佩从他之。
昔人种槐根细细,坐阅日月蝉已栖。
历聘辙环嗟不遇,岂若今日廊庙归。
要俾六经日益明,俗还唐虞熙又熙。
槐阴虽异道则一,彼不见用吾登跻。
宇宙虽云宏且邈,理焉所在成均齐。
槐阴槐阴异今昔,一则不用一明陟。
道在六经道固存,道出六经道还得。
洪哉尼父怀此道,今日谁知归探讨。
探讨既力道不殊,三都遂隳陈常讨。
天骄立可倾,神州立可清。
一祖八宗地,教化登升平。
先生为黄发,自可七六经。
与子传神器,承家得圣人。
阶庭天下养,壶峤海中春。
四叶斑衣乐,三加玉册新。
寿宫如帝所,何必上霄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