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佩环试与招魂,蛮靴窄袖人如玉。昭阳日影,荆门山翠,梦悬雁足。
报取君恩,燕支一骑,降城重筑。叹白沙青冢,春风不到,空千载,伤心曲。
重现红氍华烛。莽关山、愁长弦促。婵娟万里,丹青馀怨,歌云断续。
汉月心孤,胡天泪冷,秋蛾犹蹙。更周郎侠气,当筵一顾,胜黄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