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逆风吹沙沙翻波,线路屈曲如黄河。咫尺人马不相见,高轮大石陵嵚砢。
黄埃濛濛落细粉,非雾非霰谁为搓?忽然回飙压天半,白日到地青山多。
有如游龙戏大海,矫首奋爪纷攫拿。一峰最高出云鹤,俯视列壑犹群鹅。
崖崩磴仄不可度,中间横起双盘陀。跂行缩若蚁缘磨,石纹齿齿皆旋螺。
云埋窈洞人迹绝,无乃万古封烟萝。奇哉姚子凿幽险,只轮荦确千山过。
目光炯炯面黧黑,耸肩局坐声吟哦。自言杰句塞胸臆,昔所未见今蒐罗。
穷形尽相山鬼泣,我亦摹写歌长歌。诗成梦觉月西堕,御者告我来东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