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春夜闻归雁声

渔篷晒月,猎箭响云,相呼正失归侣。万里玉门心眼,家山在何处。

一程风,一程雨。算减了一程黄雾。怎还把一带高楼,紧紧围住。

关缺剩寒补。不尽秋声,如水乱流去。最苦夕阳官道,茫然与春遇。

干花暝迷旧路。怕错认那回红树。又唤起湘客吹镫,年少羁旅。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猜你喜欢

启户方深树,浮觞忽绛河。规时真一暂,高驻乃无多。

每惜清辉减,还悲芳岁过。纤阿攀不及,生世恨如何。

隆山嵯峨,崇峦岧峣。傍觌沧洲,仰拂玄霄。文命远会,风淳道辽。

秦皇遐巡,迈北英豪。宅灵基阿,铭迹峻峤。青阳曜景,时和气淳。

修岭增鲜,长松挺新。飞鸿振羽,腾龙跃鳞。

窀穸无时旦,行年甫过先。归心终莫遂,遗恨竟空填。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

惆怅分襟北海西,悠然不觉泪涟洏。自怜远地无朋友,思与君侯处别离。

万里风沙秋半后,一笼灯火夜深时。相期老柏三千丈,不改淩霜傲雪姿。

竹叶孤斟久,梅花远信疏。

如何穷巷辙,忽枉故人车。

伯仲俱佳士,云霄政望渠。

相从又相别,欲别重踌躇。

先帝倦勤扬末命,嗣皇访落记孤忠。

铜人嘿嘿输伊辈,铁汉堂堂止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