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坐时盘膝捻双翘,移灯故偎郎。算生来好静,一春消受,妆罢薰香。
怪道文茵太窄,并倚却相妨。又推侬暂起,自理罗裳。
莫更凭肩对镜,怕菱花一朵,也妒人双。有合欢钿椅,新制出西洋。
只怜伊恹恹伏几,是嗽时搁了绣鸳鸯。把月底红阑熨暖,却受微凉。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携将柳州剑,独下潇湘船。千里景千变,一山诗一篇。
离桥梅子雨,归棹桂花烟。重会云霄上,大都才二年。
程子音书岁月赊,几年泉下始咨嗟。
孤忠曾奏三千牍,绝艺宁论十四家。
白发父号无泪绝,青箱儿恨有尘遮。
人生到此成何事,第二碑成亦谩夸。
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衣。
采桑知蚕饥,投梭惜夜迟。谁夸罗绮丛,新画学月眉。
八尺龙蛇薜荔墙,瘦松疏竹更苍凉。梅花映水无人见,隔岸飞来片片香。
落叶空庭扑面飞,一镫如豆换征衣。百三十日岁云暮,万五千人吾曰归。
长吏继庖空仆仆,老兵劝酒转依依。重衾无限萧闲梦,犹绕江屯铁甲围。
二十青宫吏,成名似者稀。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夜月回孤烛,秋风试夹衣。扁舟楚水上,来往速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