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莺斜巷,试骢软陌,到花前半晌东风尽。烟月昏黄,画一带欢场离恨。
个中人可怜双鬓。蛮斋春睡,香湖秋泛,引吟魂梦禅天近。
写怨抽恩,莫轻为寻常脂粉。是君家玉田身分。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渺然方寸经纶本,万感谁怜此地危。欹枕细思敦艮旨,几人曾向吉中归。
在原常诵鹡鸰篇,视弟亲劳到日边。叙话夜床忻对雨,思归秋旆远冲烟。
家邻弘景烧丹灶,地接茅君种玉田。莫厌西风霜入鬓,刀圭好乞驻流年。
忆昔承明共直庐,而今寂寞赋闲居。
戴花社里聊容我,起草台边可欠渠。
一春光景在花枝,三月殊非阴雨时。只有木犀偏耐冷,小枝檐下对衰迟。
扁舟载我去,身世两悠然。
暝霭无穷树,春江不尽天。
阮嵇真酒伴,李郭即神仙。
孤唱君须和,风流汉晋前。
飞篷迅于箭,触浪响如雷。风烟不可住,归梦空悠哉。
慌然赤城去,暂向郁州来。喜有梁鸿在,秋风次第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