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蘼芜似水,浸透春愁,软绿无涯。莫倚飞台望,但游丝飏暖,莺界全遮。
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怕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
还差。悼芳稿,付小院鹃红,私哭年华。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
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拚闷掩鸳楼,江南更比春远些。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兴云榆荚晚。
烧薙杏花初。
滮池侵黍稷。
谷水播菑畬。
六月蝉鸣稻。
千金龙骨渠。
含风摇古度。
防露动林于。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次观势至菩萨身,量等观音无有异。
但于肉髻宝缾中,盛众光明现佛事。
渔阳耳外声,马驿怀中泪。肠断剑门锋,何关花鸟事。
水国烟霜澹远林,清尊惜别古城阴。悬知剑佩燕京去,仍抱江湖魏阙心。
儤直几经违禁籞,同袍今喜盛朝簪。送君余亦摇征旆,未用离弦奏越吟。
属水云垂日半黄,峰峦渐熟却深藏。轾轩岂是人能使,俯仰翻嗤山太忙。
旱疫应知乡事苦,藩杝未识国谋臧。坐窗兀兀真当瘦,不为微生感独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