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重阳,只隔着暮云,一层残照。夜床风雨,唤醒秋魂多少。
怎禁得、几度明朝,便情天嫩碧,也应愁老。江南信杳。
料是断鸿迟到。
安排绿蚁萸尊,紫螯菊榼,向碧山吟啸。还怕赋才减尽,被他花笑。
甚西窗寻诗梦悄,更无奈、催租人恼。青衫换了,且休换、年时破帽。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楼上鼕鼕初发更,断云收雨旋成晴。市桥新涨摇灯影,驿路残泥壮屐声。
阛阓变迁非曩日,情怀牢落感馀生。高秋病起犹能醉,剩买官醅乐太平。
浦口船还系,江头雁已归。秋林欹一枕,万籁发天机。
咽露沙虫苦,窥窗海月微。凉宵清不寐,无梦到柴扉。
震雷山头石潭水,夜夜蛟龙行雨归。青春下与沧溟会,白日常闻霹雳飞。
泠泠瀑滴清,贯串有规程。将讽观空偈,全胜照乘明。
龙神多共惜,金玉比终轻。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
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
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
此心所要常无媿,寂寞衡门死即休。
悠悠世路自浮沉,岂问仁贤待物心。
最忆过时留宴处,艳歌催酒后亭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