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弥天掀浩劫,岛国来虾夷。首祸芦沟桥,播毒申江湄。
屈指五十日,杀人遍城池。沙场赴国难,义死固不辞。
老弱与妇幼,惨戮竟何为。铁鸢尤肆虐,巨弹常妄施。
城市变瓦砾,人畜成肉糜。一弹千百人,死者知是谁。
残尸无人收,徒饱豺犬饥。来日真大难,何人不自危。
汝死胡非福,得免身手离。此理然不然,聊用杀我悲。
赫曦届亭午,西风助蒸郁。呼童将小车,家林近幽密。
赤鸠择树鸣,魿鱼喷波白。同云从东来,遗我佳雨色。
雨歇日亦晡,贩市早扃室。谅彼禽鹿心,那能恋城邑。
达人雅乘运,久矣置得失。念之感馀生,肯负头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