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祠庙郁岧峣,割据英雄气未消。见说杜鹃啼蜀帝,不妨桀犬吠唐尧。
廿年赐姓空开国,再世降王已入朝。十二银山掀鹿耳,精灵犹作伍胥潮。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十载风尘倦往还,细看巾帽一汍澜。愁多白发三千丈,路折青泥百九盘。
丘嫂漫嗤仪舌在,故人谁惜范袍寒。天涯多少驱车客,不信人间行路难。
我有三益友,对之如古人。布衣甘陋巷,书册老遗民。
泪落黔娄被,神伤郭泰巾。请为千字诔,书刻上坚珉。
明时尚右学,髦俊各有造。庙堂足旁罗,山林极幽讨。
公家秉懿德,胸次五车饱。精神掞空碧,符采绚华藻。
当年觐宸旒,启沃邦家兆。居然宰州邑,抚字弗草草。
棠阴护晴昼,燕香散穹昊。沧海一驻盖,驰声被夷岛。
轻车驾熟路,玉帐罥清晓。参谋语堂堂,筹画气矫矫。
政事刀发硎,温恭圭袭缲。乌台兹振佩,七郡尽惊愀。
贤良赖登庸,奸回幸深剿。书生仰星凤,瞻拜苦不早。
高堂抱真素,白发已垂老。愿提五色笔,钧陶藉吾道。
俾纾人子心,捧撽自倾倒。洪恩曾靡忘,有如日皎皎。
需公职补衮,调燮计非小。他时安黎元,抚掌谭笑了。
乔木孤村晚,衡门落照平。云侵归羽倦,风转系匏轻。
洗笔通泉过,移床候月明。无人同笑语,默坐对诸生。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
碧天凉夜阔,秋物雨余荒。
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
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
滟滟春江水拍堤,双双出没羡凫鹥。白沙青石无泥滓,且逐东风进杖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