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且莫悲秋去,尝试踏歌来。眼前屈子余子,坛坫几骚才。
都付大江东去,剩有青山无语,劫换六朝灰。楚泽尚今古,谁上问天台。
烹肥羜,沽美酒,酌金罍。浮云人世富贵,春梦一场回。
未若登山临水,还与唱予和汝,笑口向人开。我语惟卿解,欢饮快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