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睡足肢体畅,晨起开中堂。初旭泛帘幕,微风拂衣裳。
二婢扶盥栉,双童舁簟床。庭东有茂树,其下多阴凉。
前月事斋戒,昨日散道场。以我久蔬素,加笾仍异粮。
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
佐以脯醢味,间之椒薤芳。老怜口尚美,病喜鼻闻香。
娇騃三四孙,索哺绕我傍。山妻未举案,馋叟已先尝。
忆同牢卺初,家贫共糟糠。今食且如此,何必烹猪羊。
况观姻族间,夫妻半存亡。偕老不易得,白头何足伤。
食罢酒一杯,醉饱吟又狂。缅想梁高士,乐道喜文章。
徒夸五噫作,不解赠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