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番山一时秀,君才似杨修。况当机云年,文价迈等流。
双双矫云翼,意气隘九州。中年一垂翅,抢彼枳棘休。
列第太常右,交辉花萼楼。鹦鹉诉北寒,越鸟思南游。
法星化奎文,一夜光芒浮。我有停云念,岂无看云愁。
南宫省署静,文苑开清修。六朝佳丽景,楚尾与吴头。
我祖膺戎狄,山河为增优。夫何根本地,犹有兵食忧。
大风拔陵木,江涨浮尸游。今年灾疫仍,千室无人收。
频下修省诏,悔祸天启谋。此当属春官,送子发长讴。
若有南征赋,可以献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