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闻道有刘锜,赤手空弮半壁支。即墨田单为守将,睢阳南八是男儿。
两河忠义旌旗在,万福威名草木知。谁识洛阳年少客,抚弦悽壮共登陴。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南畦北垄青无际。社社忙供蔬果市。芥姜接叶长儿孙,瓜豆缠藤成姊妹。
不教寸土轻抛弃。人力偏能穷地利。农家一语味深长,只有懒人无懒地。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
别有一清风,请君参此味。
以帝傅,从赤松。有荣名,华厥躬。超二疏,列三公。瞻中台,祖上东。
焕衮舄,乐鼓钟。寿九帙,天报丰。思其人,想清通。观笔法,犹雍容。
一日不觌面,三秋应动心。
刚闻将子去,又惯入山深。
饭饱群书乐,窗閒万竹阴。
扁舟才十里,得得要相寻。
平生温厚总如春,拂袖乘风四海巡。子美沉雄疑转世,希文忧乐是前身。
盛名在昔闻三晋,花甲于今恰一轮。何日南游来过峡,与君同醉大江滨。
断桥之西石桥北,忘世忘年寄幽独。千仞干云险绝攀,瘦影何时落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