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鸬鹚 其二

欲大方怜汝,身微亦系人。常随孤桨去,不与众毛亲。

潮落愁空坦,鱼寒隐夜津。宁啼杜鹃血,飞过万山春。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天地之交何固哉,罗浮一合不可开。高楼西望且招手,四百仙峰云外来。

醇醪足酹江山美,杯杓未终长啸起。登临今昔几千年,坡公犹寓槎江水。

前宵月尽昨宵新,未必今人异昔人。明年荔熟醉何处,为报君家酿老春。

从君跃马入长途,尊酒风云日便疏。白璧暗投皆若此,赤心知己更谁欤?

不能北阙纡奇策,甘向南山守敝庐。抱膝长吟意萧索,半生孤负五车书。

冰雪丛中早立身,清标原不染纤尘。宜寒宜煖虽因地,开早开迟总是春。

庾岭清香飘月下,孤山疏影照湖滨。并将此日东风面,欲倩丹青为写真。

长记别郎时,月淡梅花影。梅影又横窗,不见江南信。

无心换夕香,有分怜朝镜。不怕瘦棱棱,只怕梅开尽。

学道参禅久不成,惟将曲糵破愁城。三杯径醉客已去,一枕未回天欲明。

长羡篱边元亮醉,谁怜泽畔屈原醒。瓮头浊酒须多酿,准拟归来细细倾。

物生天壤间,有形孰非寓。心随万境转,飞走各依附。

峤南山河异,岁月亦屡度。新亭枕江皋,杳渺可飞步。

风涛振几席,云月随杖屦。吾生真寄耳,那复叹淹驻。

当年有离忧,政以南北故。举足皆道场,意适随所遇。

往参少林禅,归指曹溪路。去住吾何心,要以生死喻。

远迹混渔樵,忘机狎鸥鹭。千载如知心,相对犹旦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