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滩才到又酸辛,倾侧何曾敢动嗔。手捉竹篙供野哭,身流珠汗苦横陈。
精神斗石兼斗水,贾货行冬又行春。博望天河当日去,撑槎未审是何人。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梦里庐山亦偶然,披图重见意犹怜。白云万顷松千个,看得人间李谪仙。
水北山人类石洪,故居宛在画图中。纵如雁荡留吟屐,何似鸥波看钓蓬。
出处要知天下重,声名当与古人同。草堂归隐须他日,猿鹤休疑蕙怅空。
直到桑干北,逢君夜不眠。上楼腰脚健,怀土眼睛穿。
斗柄寒垂地,河流冻彻天。羁魂泣相向,何事有诗篇。
途远舟程未到家,此身谁念客天涯。
东篱乍破黄金蕊,旧鬓新添白雪牙。
莼美不须添酱豉,蟹肥无复羡鱼蝦。
白衣送酒知何在,疏放终难学杯嘉。
又是嬴燔道丧时,鲁宫孔宅閟金丝。野人有祭方披发,海客能谈但傅皮。
后进师心雕混沌,左言充耳效侏{牜世}。秀才忧乐关天下,百世闻风是我师。
冉冉年华过上元,梅花如雪照江村。
云归翠窦初收雨,人清怕寒嬾出门。
香烬已残炉未冷,客谈方剧酒重温。
尚嫌尘境妨幽致,过埭船声暮正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