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我室如逆旅,尘坌被几席。自是懒扫除,初非护鼠迹。
比室有道人,高洁如玉璧。时来相劳苦,倚席笑哑哑。
道人居若何,纯素胜金碧。槃盂及几杖,奠置有疆埸。
青丝贯湘竹,秩秩间儒释。短长各部伍,行列共绳尺。
试看缶中兰,修叶净如拭。我亦捧心颦,触瓶污履舄。
乃知效子败,古语不可易。时当过师语,输写尽胸臆。
师言吐如屑,永语嗟啧啧。问师何所嗟,吾道苦荆棘。
堂堂大道场,儿辈恣陵轹。苞苴幸引援,侧媚乞朝夕。
争传外道语,盗履祖师阈。狂澜不可回,妖氛一何逼。
柏直尚乳臭,唐俭安足惜。世无磊落人,口语谩籍籍。
岂无直道师,众寡久不敌。常恐碧眼胡,西来苦无益。
道人僧之杰,老骥犹伏枥。安得大宝坊,降魔扫妖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