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三

峰头无数是松枝,爱子殷勤为护持。百斛天浆浇已润,及他琥珀未生时。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荦确莳籼米,浅清钓鲦鱼。

兹事不在多,克俭即有余。

俯仰六十载,山城八迁居。

忆昔罢阃幕,始有此屋庐。

鞠躬畚瓦砾,流汗薅茅苴。

前后列花果,左右环图书。

谁令厕朝士,又驾太守车。

大兵革宇宙,乘时沸猱狙。

斸掘坏畦径,抉偷夷庭除。

厨荒败炊爨,室空移贮储。

归来问邻旧,死徒徒欷嘘。

募工淘秽井,课仆通污渠。

旋理短檠灯,复荷长柄锄。

倏忽九寒暑,出入无驴舆。

忍贫不肯仕,人谓回也愚。

今岁事大谬,群贼屠郊墟。

古树伐作薪,野茹挑为蔬。

淡食已数月,穷乃至此欤。

筋力既衰劣,鬓毛苦凋疏。

以今较畴昔,百事皆弗如。

弗如又何嗟,不系天命且。

柴荆永日闭,池亭秋霁初。

朝看白云起,暮对丹霞舒。

独坐心自赏,是身如空虚。

凭玉宅海。

端扆御天。

止流飞壑。

静震腾川。

凝神贯极。

摛道漏泉。

西裘委袵。

南风在弦。

暮芝始绿。

年桂初丹。

上林叶下。

沧池水寒。

霜沾水寒。

鴈动轻澜。

停跸玉陛。

徙卫璇墀。

琱箱凤彩。

羽盖鸾姿。

虹旌迢递。

翠华葳蕤。

礼弘灞汭。

义高洛湄。

鸟道下层云,龙门倚积石。太平上书者,曾是布衣客。

金华山下旧松扃,曾读黄庭究始青。丹壑有时仍羽驾,青霄白日降云軿。

千年福地人间少,九奏钧天梦里听。太史周南尚留滞,何时扈从禅云亭。

故人休沐暇,穷巷过吟鞭。散帙钩帘坐,寻诗解带眠。

马蹄淹暮雨,莺语乱春烟。自与垆头熟,不愁无酒钱。

蚕已三眠柳二眠。双竿初起画秋千。莺栊风响十三弦。

鱼素不传新信息,鸾胶难续旧因缘。薄情明月几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