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尤自旷,不在比邻间。一棹珠江远,三秋蓟雪还。
月篷推自看,云路悟应閒。劫外能相忆,依稀鹫岭山。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跻攀不辞远,微汗湿红粉。万一有桃源,当期郎共隐。
碌碌平生学,惭无席上珍。
仅余守师训,岂欲炫时人。
误入侯门听,翻劳友义陈。
愿从温故业,庶或稍知新。
韶石鸣弦不记年,南佗遗事夕阳前。楼船直下浈江水,城郭重关越树烟。
碧倚寒江沉戟垒,山分凉雨涨贪泉。我家住傍秦寻陕,来此行歌共少连。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围。相见无因梦见之。
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短辕一哭暮云低,雪窖冰天路惨凄。青史几年朝玉马,白头何日放金鸡?
燕支塞远春难到,木叶山高鸟乱啼。百口总行君莫叹,免教少妇忆辽西。
所须药物是当归,有客天南叹式微。未报国仇心未了,枕戈重与赋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