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神仙听亦难,难将此意与人看。可怜易水无端甚,忽为荆轲万古寒。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道个青山常举足,先师死后过长庚。
善财不是门门现,只要南方佛法行。
曲江新岁后,冰与水相和。南岸犹残雪,东风未有波。
偶游身独自,相忆意如何。莫待春深去,花时鞍马多。
落地为男子,思以成厥德。蒙象古有训,作善固可则。
念生敢忘养,务学必求益。诗书在长勤,仁义服无斁。
欲造君子地,涵濡匪朝夕。雨至无槁苗,药至无留疾。
举措先所存,终身蔑差忒。
青溪几尺长,中有双枝橹。杨柳小于人,便解留船住。
歌声按暮云,酒气蒸香雾。又落碧桃花,红了来时路。
鸜鹆收声避鷅鶹,田家蚕麦已知秋。
西湖风物无人供,时有跳鱼入过舟。
傍城孤屿石崚嶒,九日扶筇试一登。东走江声趋铁瓮,南来山色障金陵。
回看京国伤离别,久客天涯眷友朋。此日知君怀我处,丹厓应上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