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得归山意,真难说与人。野烧围岭背,耕犊破山唇。
异草难求号,仙花只耐春。暂时高处望,又见下方尘。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千灯光影彻春宵,红日明霞晃绮寮。上客欢娱得惊坐,佳人歌笑敌蓝桥。
雪花带雨尘都埽,寒色兼风酒易消。一去章街尽眉妩,臂围犹怯月边朝。
还山见孤云,悠然与心契。素琴横石床,泠泠写秋意。
却忆社中人,寥寥在城市。
投辖朝朝悟阿同,今朝行李果然东。那知十载思君梦,又落三吴夜雨中。
自昔希文多故事,至今虞仲有遗风。祇应庠序弦歌地,亦有文章补閟宫。
青枫成血立河旁,新筑河桥百尺长。犹是君侯留爱地,县人不肯种甘棠。
白浪满遥程,公衙□□声。
海帆通夜市,山雨遍春耕。
古意随琴远,离愁对酒轻。
三吴窥列宿,知傍隼旟明。
繄厥成性,浩然其天。灵明洞彻,溥博渊泉。万物毕备,众善具全。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