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暮歌声此际欢,王程深雪拥征鞍。搴帷坐见青山入,布政行看紫气团。
月影秋河光更动,鸡鸣荒戍树尤寒。分明记得斯时节,他日还寻共倚阑。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贫居日寡营,动息得自眕。时课诸生馀,还共儿童哂。
出门望旧山,缘篱探新笋。归坐夕风清,闲情寄瑶轸。
貂裘新礼法王回,明媚春风着意催。入郭始知僧虑静,看山从此道情开。
孤篷一月凉生雨,午夜千峰雪照梅。最是往来官驿客,多君莲社有宗雷。
春风尚馀寒,披裘共游豫。行行欲何之,百花深处去。
百花深处起楼台,夹道迎人花正开。挥麈辟咡颐一指,有童唯唯抱琴来。
抱琴来,囊不解,问君此意果安在。君笑口不言,解人知有待。
不见陶家绿绮柱无弦,弦外寄兴心悠然。濠濮华林皆化境,人间何处认真诠。
落日不可渡,孤云天际浮。乘潮辞白下,卷幔入真州。
水气生江雾,星光宿斗牛。此身何物似,天地一虚舟。
一点悲心擘不开,镬汤衮处笑盈腮。
希奇之事朕深信,是与君王说不地来。
白发久为客,青春忽与归。马冲燕雪尽,心逐塞云飞。
天地飘蓬甚,河桥折柳违。离情堪涕泪,此际倍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