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暮歌声此际欢,王程深雪拥征鞍。搴帷坐见青山入,布政行看紫气团。
月影秋河光更动,鸡鸣荒戍树尤寒。分明记得斯时节,他日还寻共倚阑。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路傍佳树碧云愁,曾侍金舆幸驿楼。
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把烛开尘榻,幽寻款夜扉。寒城飒欲暮,风叶坐来稀。
野兴林间竹,乡心楚上薇。萧条共杯酒,潦倒愧朝衣。
春雨绵绵那得霁。闲门无事便宜睡。欹枕静闻檐漏细。
人似醉。一旬虚负寻芳意。
野水茫茫四无际。草堂烟霞迷松桧。满院青苔谁踏碎。
鹤不寐。当阶起舞玄裳丽。
白发萧萧尚草元,故人江海慰衰年。功成伫俟归来日,只在城南尺五天。
屋后园亭僻,乘閒辄一临。看山聊当画,种树久成阴。
高下蔬千本,稀疏竹半林。盆池有拳石,蜗蚀藓还侵。
欺人一任雪堆头,岂复长怀身外愁。
涉世自知今已惯,风婆应不覆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