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无家客,家居亦野航。江边知月阔,水底见星长。
林动疑豺虎,时危问稻粱。岩能孤坐好,贫只百般忙。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万条江柳早秋枝,袅地翻风色未衰。欲折尔来将赠别,莫教烟月两乡悲。
西邻僧舍白云重,梦枕惊回破晓钟。身寄百年犹过客,老添来日渐消容。
江云排起沙头雁,露砌吟馀草际蛩。好事山人愁不寐,起将和露看青松。
深体儿曹夜勿陪,扶床强起几多回。灯前慰我分栖稳,犹觅饧糖手送来。
残冬又得买舟回,晓驾肩舆拨雾开。山背雪馀犹我送,林端云起望人来。
寒鸡三唱清茅屋,春水微生响曲隈。赢得征途无限趣,一壶新酿一盆梅。
老知山林等朝市,扁舟谁能问行止。
长淮十日浪吹沙,春风正搅骊龙睡。
幽人软语破永日,冲泥携手林间寺。
坐人知兄病当已,眉宇氤氲有佳气。
华池神酒不用醒,人生和畅自忘形。
扶持阴德鬼神在,洗除世缘烦恼轻。
东来自惭双鬓改,相逢独觉两眼明。
论诗尚爱淡生活,学道久叹闲名声。
嗟我尘埃费昏旦,补刖自怜闻道晚。
还丹欲问仆仆仙,一庵更伴腾腾睡。
春阴夜薄月朦胧,剧谈烛尽樽亦空。
他日重逢庞处士,可能犹与世人同。
隔溪人种菊,篱外好秋光。买艇载花影,过桥寻酒香。
虫声侵菜圃,鸭语乱蒲塘。生意禁衰谢,前山漫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