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亩满秋声,白鹤峰前见月明。桂树喜看霜叶老,玉麟尤爱舞衣轻。
笔花洒处江天丽,閒梦醒时水石平。我自披云寄长啸,因风先为说无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糇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前有柴桑后辋川,瓣香敢妄望名贤。千锤百鍊归平淡,妙手文章只自然。
切切诉何事,无人知汝心。正繁灯欲死,乍断月应沉。
申旦谁能那,悲秋自不禁。痴人偷向壁,侧耳一相寻。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秋如客何。
混沌凿开知几岁,洪荒莫考传承裔。但闻前史载三皇,伏羲神农及黄帝。
三皇之后五帝传,少昊颛顼高辛继。唐尧虞舜又继之,天下于斯为盛际。
夜静漏声沈。悄立庭阴。苔阶蛩语诉秋心。怊怅芭蕉依旧在,鹿梦难寻。
冷露湿眠琴。三径愔愔。风前无复奏清音。雁落平沙秋思远,况是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