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黄月白暮烟霏,甓社珠浮白玉扉。乱后相逢人独好,歌中欢绝事还稀。
谁探铃匣金盈手,莫采芙蓉香满帏。为倩长房施妙术,壶间迟放一乌飞。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宿雨洗林扃,开窗晓色清。池深鱼竞跃,花落鸟频惊。
结友论三益,营居共一城。风骚真有意,世事久无情。
三年音信隔关河。鱼也传讹。鸟也传讹。春残一棹远相过。
江上风波。湖上烟波。
可叹天涯鬓总皤。尔奈愁何。我奈愁何。绝无他物可消磨。
诗是君多。酒是臣多。
晓风池沼水澜翻,春尽淮南麦秀寒。院落无人日亭午,柳花如雪满阑干。
青天何处一登台,脚踏黄云万丈开。闻说程乡长官好,抱琴归去抱琴来。
岛屿千年胜,衔杯独上台。江从庾岭下,山到石门开。
贾艇依村口,渔家杂水隈。悠悠白日暮,潇洒绝纤埃。
虎视当年亦壮哉,千秋遗庙枕岩隈。依然王气东南盛,不见仙人海峤来。
事去雄猜终束手,运穷付托况非才。如何倒海回山力,不救骊山土一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