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深锁瑞云凝,饱读遗书阅世情。月凤欲飞岐岭阔,游龙方出海波清。
鸿鸣晓月秋风爽,马踏斜阳剑匣轻。又捉短筇江上别,功名终古属儒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巴蜀水南偏,山穷塞垒宽。岁时将近腊,草树未知寒。独狖啼朝雨,群牛向暮滩。更闻蛮俗近,烽火不艰难。
为问风多逆,舟行太缓生。渔歌不用调,水宿莫论程。
饱有雕胡饭,香无锦带羹。相看乏酒饮,愁剧似渊明。
髻里明珠当自知,无端贫里叩贫儿。北邙山下千堆土,葬尽神仙不解悲。
与君相见即相怜,曾傍扬雄守太玄。千叠白云千丈雪,不知何处是西川。
古貌清如雪后松,吟肩瘦似雨馀峰。莫将山上耕云叟,错拟岩前板筑翁。
秋来日日困骄阳,正欲斋心问彼苍。
倏尔四郊云气合,霈然一夜雨声长。
三农已有仓箱庆,万室还欣枕簟凉。
幸值故人来过我,尊前莫惜醉淋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