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之出家喜赠

镆铘又作一筹添,玉海雷轰待雨沾。閦老凤头高自插,侍郎鸡舌夜还拈。

风生静见头陀月,世冷深垂大布帘。莫学衢头痴架屋,千峰期尽脱廉纤。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旧雨常来,今□不来,佳人偃蹇谁留。幸山中芋栗,今岁全收。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怪新来却见,文反离骚,诗□秦州。功名只道,无之不乐,那知有更堪忧。怎奈向、儿曹抵死,唤不回头。石卧山前认虎,蚁喧床下闻牛。为谁西望,凭栏一饷,却下层楼。

坐近松风骨自寒,茅斋直拶白雪边。玄关不闭何人到,
此事谁论在佛先。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
今朝林下忘言说,强把新诗寄谪仙。

城非宓贱邑,馆亦号闻琴。乃是前贤意,常留化俗心。
代公存绿绮,谁更寄清音。此迹应无改,寥寥毕古今。

清秋送残暑,隔屋忽闻砧。远震星河夜,遥兴关塞心。

欲知针缕密,即是泪痕深。他日功成后,逢人寄好音。

西望高榆夹岸垂,行人六月着绵衣。苑沙饱雨晴含湿,露草迎阳晓散辉。

华阙中天当北极,穹庐千帐列重围。玉堂仙伯消长日,佳句盈囊发渐稀。

岸柳汀兰入望幽,西湖佳景称遨游。山高僧住空中寺,水静渔撑镜里舟。

眼隘乾坤今日醉,心悬廊庙古人忧。明朝尘迹匆匆去,惭愧沙头自在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