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川舟中 其二

渐老思为适意行,波涛不定辄相惊。更筹夜听山营急,米价时闻估客增。

天拥芙蓉青黛暗,风传谢豹夕阳明。桅樯尽日巑岏里,恶怪心头事未平。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再乞乡邦遂志艰,十年方得见家山。昼衣丽锦过前宠,秋逼衰蒲失旧颜。

数月又迁当冗剧,一生曾未识安闲。故人千里无由愬,赖有诗筒去复还。

远水兼天涌,清秋入月来。龙宫珠乍吐,鸾镜匣初开。

荡漾君山出,苍凉梦泽回。买舟堪傍此,随意宿沙隈。

十年吟管,五洲游屐,水遥云暝。碧海青天,犹见故宫眉晕。

含颦凝睇追随遍,莫避尹邢妆靓。又今宵依约,水晶帘下,梦痕堪印。

话前身何许,万千哀怨,付与瑶台笛韵。旧谱霓裳,悽断人间芳讯。

婵娟共影谁长在,只是坡仙词俊。更低回,怕说桂林,疏雨茂陵秋病。

举目皆仙迹,斋心远俗流。江山入诗助,蘋藻为神羞。

去矣登危峤,归仍泛稳舟。何劳叹萧索,无惜话真游。

傲睨风霜老更臞,旁边著我未为孤。

向来无亮盘桓后,试问曾逢我辈无。

为春忙,名园踏遍,笙歌迹如扫。嫩荫开后,动白袷青鞍,游侣都好。

几时不到城南道。湖漘多弱草。记旧日、小庭莺燕,因他憔悴了。

流苏步障更留人,盛衰翻下涕、洛阳年少。杯待举,妖红湿微传风调。

回车觉、暖香入座,湘箔掩、花房眠乍晓。恐逗起、一眶幽恨,雕栏随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