搦管为文先气节,裁诗亦自爱閒情。花栏药圃焚香后,吟彻西邻月未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别后不知君远近。
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
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
梦又不成灯又烬。
孙儿正啼哭,母言来与金。捻他黄叶把,便是正声音。
江南草,如种复如描。深映落花莺舌乱,绿迷南浦客魂销。日日斗青袍。风欲转,柔态不胜娇。远翠天涯经夜雨,冷痕沙上带昏潮。谁梦与兰苕。
春楼珠箔捲东风,几度偷弹泪粉红。艳质岂期黄壤隔,香魂应逐綵云空。
解将遗事留身后,尽忘前言在耳中。杏蕊梅花俱一梦,悠悠深恨锁幽宫。
烟萝影里敞幽居,石径崎岖客到疏。满地莺花三月酒,一檠风雨五更书。
云深莲社诗坛静,月朗梅窗纸帐虚。老我刚寻泉石兴,万花林外一牛车。
南州颇兢玉簪粉,北里争插红姑娘。若教北里传观此,笑杀金钗十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