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贫思仗钵,歛虑向人间。窄路人争过,嚣声我独閒。
袖藏曾熟面,门掩尽愁颜。舍卫城当日,如何便返山。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醉乡恍惚在空虚,若论真恬世所无。坐客任贪清者圣,今人何作古之愚。
宜教侧帽穿花过,更好敲门趁月沽。谁似陶潜最潇洒,篮舆归去不须扶。
人情各有寄,我独如秋风。
耽诗偶成癖,聊以闲自攻。
薄游来吴会,寒轻不知冬。
樽酒见窗月,仄径幽怀通。
村烟辨遥林,夜气齐群峰。
人忘舟亦静,水木各为容。
恍惚书所对,残灯焰微红。
惠能铁叶漆布,瞿昙金棺茶毗。
若道老君不死,未知秦失吊谁。
帝令工写貌,相讽尹加笞。
且赏折枝杏,休嘲有靥枝。
暖风到处动吟魂,芳草闲寻近郭村。黄耳隔离能认客,苍头斸笋自开门。
春留元亮花三径,饮乏刘伶酒一尊。迢递京华游子在,旗亭新唱与谁论。
望远目犹明,登高脚更轻。
每思游赤壁,时梦上青城。
灯下书如蚁,花前饮似鲸。
古仙曾历考,强半出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