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先师翁塔大雨赋此

四百峰中雨,倾盘聚此峰。眉分双涧瀑,雷起隔溪龙。

土嫩难禁水,心悲易怯风。晴阴付天地,随处见吾翁。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终夜雨潇潇,闷杀孤舟客。

滴滴打蓬声,错讶灵妃瑟。

千里洪都一念悬,寻盟消息尚茫然。孤灯细雨难成梦,芳草王孙易隔年。

花鸟阑珊诗兴外,溪山岑寂酒尊前。高情远逐云缄到,不说穷荒道路偏。

幽幽瑶砌侧,奕奕猗兰芳。于人安足贡,时至自馨香。

纵无雨露渥,得生延陵乡。延陵始季子,高让有辉光。

况复我元公,陟降在兹堂。末孙虽无似,遗泽不敢忘。

臭颇兰与同,夙夜勉自强。

银烛高烧照不眠,呼儿饮马吸清泉。寒砧万户月如水,塞雁一声霜满天。

《金缕》款歌来枕上,银瓶索酒到亭前。明朝走马燕山道,赢得红楼说少年。

登玉座馀半席,香积饭惟一杯。可笑曼殊空利,区区却为食来。

滔滔泗水方堙阨,再浚渊源忆此场。躬率后夫寻坠绪,手扶休烈照遐荒。

路穷绝顶知真永,月到中天敢议光。三字符今谁领会,先生筮得复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