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遗一庙,香火历千秋。地足扶桑雨,山当大海流。
读碑堪吊古,问树识蛮陬。正欲题诗去,笳吹起暮愁。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市小山城寂,船稀野渡忙。
金暄梅蕊日,玉冷草根霜。
旅怀萧瑟又逢秋,葭水迢遥思旧游。为恋主恩仍上国,敢云吾道只沧洲。
私疑晚暮将何补,却笑卑微孰肯休。寄语昔时同学者,云霄终见凤鸾俦。
灯火夜常半,工夫日又新。滥追先进躅,频忆故山人。
冻竹那妨雪,寒梅自有春。此生何处达,天地即吾仁。
种蕉甫逾年,蕉心已作花。浓苞擢菡萏,亭亭迎日华。
瓣开如巨莲,细果密相排。攒簇苦难展,芳绪纷如麻。
中含仙露浆,甘寒沁齿牙。浥之润诗心,崖蜜美莫加。
奈何果方熟,枯樵及根荄。清阴与大叶,渺若飘烟霞。
悟彼造物心,浮生信有涯。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永日兴难忘,掇芳春陂曲。新晴花枝下,爱此苔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