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室非求隐,扪心事正长。世人甘扰扰,吾道亦皇皇。
草色连关塞,风声聚太行。行藏多悔吝,翻对汝曹伤。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后宫
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
青山盘盘云气度,冈峦灭没互吞吐。柘林烟润茧行丝,荷荡水香鱼弄絮。
人间化物日夜流,先生闭门双鬓秋。大隐从来著朝市,幽居况近城南楼。
落日爱人影,鸟鸣山谷长。
逢僧溪上月,饮客竹间床。
得雨瓜先落,迎霜橘早香。
开门三万顷,随意饮沧浪。
一川吐纳五湖深,海裹三山何处寻。
料得鸱夷从此去,古来烟水祗如今。
晓人燕山雪满旌,归心常与雁南征。
如何万里沙尘外,更在思乡岭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