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山深友谊,渔海长离忧。别日悲新客,还家失旧游。
松风开绝巘,塔影暝寒流。化鹤精灵在,犹应到十洲。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嫌闹不入市,怕寒稀出门。拥炉愁兀兀,投枕睡昏昏。
柳色新如染,梅花香满村。犹嗟未免俗,薄酒诳空樽。
茅舍芦藩枕小滩,萧森那复畏炎官。醉床酒解香初过,懒架书横梦未残。
馋爱流匙菰米滑,渴便满杓粟浆酸。儿孙幸有团栾乐,未觉浮生一笑难。
明月岁如此,青枫再改颜。故山有丛桂,怅望几时攀。
三派分来久,松高不计年。扁题六大字,姓氏两魁躔。
太末韩曾记,中间稚更贤。为君期望远,声节要俱传。
新定与并门,天南天北人。
扁舟江处客,别乘塞垣身。
朔马惊鸣橐,秋鲈上钓纶。
何时叙离阔,把酒碧嵩春。
向晚日华紫,殷然轰夜雷。龙蛇开蛰窟,桃李动春台。
泪逐催花雨,心同泼火灰。何由复龙动,百感坐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