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君宜憩,高名人共传。帝城鞭白马,佛国长青莲。
道术存东鲁,功名属少年。丈夫不惜别,翻觉此情偏。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不到东园满数旬,万条烟柳翠光匀。雨中春懒莺如我,花外晚愁鹃逼人。
近有诗名真忝窃,老于世事每因循。煮芹炊黍作寒食,破甑清晨洗宿尘。
身外无馀念,残年守旧书。窗先寒日补,园趁小春锄。
边耗多疑信,邮传久缺疏。往来南北客,时得问何如。
州里闻名旧,江湖识面新。读书元自喜,拟古欲谁伦。
岩穴人归隐,池塘草又春。周侯有佳句,持赠可娱亲。
山居园桃开,婉婉有生意。宁知丧乱年,十九皆涕泪。
游蜂去复旋,邻鸟亦来憩。何讶风尘人,花下一谋醉。
羲和驭双丸,万古不留滞。及时畅生机,枯菀本无计。
京华斗麇鼯,乡园竟榛秽。对此眼暂明,冥默足幽思。
韶华讵可回,安用掩吾袂。
市声中断属河清,鸥鹭无情亦有情。
不与狂澜同泛泛,故留明月作生生。
一樽宁共彭宣醉,尽室肯容西子行。
不是主人风味薄,门前弱水即蓬瀛。
半夜江城久已谙,白眠眠处落烟帆。
诗穷政有牛腰轴,身散宁为马口衔。
时以酒浇胸磊磊,或嫌山似面岩岩。
春田芜没归耕是,待与丰年赋载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