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风雪雁跹翩,归路皇华拥瑞烟。三载独悬霄汉眼,初冬今送故人船。
沙边野鹤饥常早,手里阳春泽莫偏。若到禁庭回首处,上方明月对君圆。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半掩莓苔。重阳过、幽花淡日初开。美人芳草,随意变做秋怀。
品第杨妃西子样,记曾细写小名佳。费差排。映帘傍槛,无数金钗。
遥燐芙蓉杜若,定卸香断浦,毁貌荒涯。未如三径,篱外縠剪绡裁。
西风又吹瘦影,送黄蝶依依飞去来。问情里,更夜阑相对,月地霜阶。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
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
本无文,未曾说。一字字,生铁橛。欲了了时是了时,何须特地寻明月。
户部端严秉至公,黄门言论气如虹。早年郡邑声名重,一旦风云步武同。
环佩清班联玉笋,箫韶大飨锡彤弓。君行捧刺通名处,为报沧洲属老翁。
泣葬一枝红,生同死不同。金钿坠芳草,香绣满春风。
旧日闻箫处,高楼当月中。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
年时六月海扬尘,遥见青山起白云。
闻有高僧一诵咒,岩前抛珓问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