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眸亮鼻自超尘,坐老圭峰五十春。金磬月明还有梵,玉河识浪已无津。
碧云昼静岩花满,红叶秋深寿意新。万象森罗齐抚掌,不将此意赠时人。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孤城独上思徘徊,何似人间苦弃材。寂寞湘南烟雨里,贾生还吊屈生来。
山行六日已逃空,况入青冥窈窕中。欲写姓名孤绝处,恐君遗恨不吾同。
枯藤络危石,略彴不可渡。渔路淡如烟,烟中有人住。
忽闻欸乃声,长短自成句。棹入明月湾,幽村隔云树。
芦花风萧萧,秋水飞白鹭。
磝礐嵯峨列,中峦俨削成。据鞍千仞峭,揽辔万峰平。
文毂看鞭弭,台垣待秉衡。共言南服外,柱石嗣西京。
填满虚空君不见,见飞檐隙日光中。为心祇怪纷纷细,有色多呈漠漠红。
叶尽清秋山雾别,车流平野海波同。谁能洒落独离此,入定僧临竹院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