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新杨柳,攀来带惠风。赠君从此去,春色正无穷。
月过邮亭白,花经郡县红。甘泉知可献,那解叹飘蓬。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废寺翛然殿宇空,早寒催雪撼山风。急投小舍成孤坐,拨尽炉灰那处红。
肆无碍辩若悬河,尺水能兴万丈波。
平地无端立层级,登高人少逐流多。
柳色浮金殿,花香近玉楼。娇莺闻茝石,语燕傍瀛洲。
旭日明仙仗,香车映御沟。笙歌何处响,还向未央游。
我有郎官万叠青,换得将军半窗绿。月明恐有凤来栖,日暮何妨鸟借宿。
清平海宇无烽烟,五风十雨歌丰年。看山爱竹了公事,焚香挂画如神仙。
城头漏箭催更鼓,将军燕寝元戎府。枕底云山光满林,床头斜插三珠虎。
绝壁连弯秀几重,清池倒浸玉芙蓉。别来往事那堪记,总付西轩一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