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菊花岛 其一

绝岛浮前浪,重岩出海滨。望之深汉月,疑尚有秦人。

石白千层雪,松青万树春。扶筇欲一问,柔橹去何频。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林缺榛苞绽,溪平芡嘴开。

衰烟稍辞柳,寒雨并饶苔。

天意凄凄早,乡愁衮衮来。

此时论四戚,方验楚人材。

园庙何年废,登临有故丘。孤村连日静,多雨及霖休。

常与秦山对,曾经汉主游。岂知千载后,万事水东流。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避濑沿崖曲,凭危缆树高。浊斯聊濯足,深矣讵容篙。

并力怜舟子,无功愧我曹。晚来何处泊,清啸答松涛。

清晖挹回洲,密竹何潇洒。虽有公馆名,颇类村居者。

茆屋三四间,寂寞无车马。县官坐堂上,猺人立堂下。

风俗自强犷,衣冠真鄙野。俾之知逆顺,责在任民社。

慎勿示姑息,善政资陶冶。叠嶂不易登,临风独悲咤。

古城秋后不胜荒,人迹新行一径长。竹影已摇将午日,草根犹有夜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