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风动竹萧疏,水深波泱瀁。达人抱大观,幽室洽清况。
山气日夕佳,云影空中荡。羹具太古调,节拥仙人杖。
章服讵足论,衣带颓然放。高卧北窗前,缅邈羲皇上。
少小并疏狂,长大同敦尚。巨海想回澜,高山怀景仰。
吐语鬼神惊,扣词金石亮。秋竹协清弹,楚兰续幽唱。
属兴已超奇,寄心复閒旷。石鼓裂周文,孤碑掩秦嶂。
磨牙尔既腾,怒臂我亦抗。车骑俨成行,剑戟森相向。
天高杀气凌,雷动鼓音壮。淮阴年少徒,渭水老夫将。
匹敌势正宜,当仁师不让。遇物搆千形,穷情刻五藏。
意失眼欲枯,理获神俱王。匪尔竞虚华,将以极心匠。
宝筏万人传,丹楼千古创。粉黛出天然,精微夺色相。
大雅竟谁陈,玄风或此鬯。华岳与岱宗,东西永相望。